中文词典网 Chinese.my
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

國語辭典 | 网典 | 康熙字典

國語辭典
字词:J
  

 简化字:机
  部首:木
部外笔画:12
 总笔画:16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1.織布的器具。《史記.卷七一.樗里子甘茂傳》:「其母投杼下機,踰牆而走。」唐.杜牧〈杜秋娘〉詩:「寒衣一匹素,夜借鄰人機。」

2.機器的通稱。如:「打字機」、「發電機」。

3.飛機的簡稱。如:「客機」、「戰鬥機」、「停機坪」。

4.時宜、際會。如:「隨機應變」、「勿失良機」。唐.駱賓王〈在獄詠蟬詩.序〉:「候時而來,順陰陽之數;應節為變,審藏用之機。」

5.事物發生、變化的原由。如:「動機」。《禮記.大學》:「一家仁,一國興仁;一家讓,一國興讓;一人貪戾,一國作亂,其機如此。」

6.存於內心的欲望、俗念。如:「心機」。唐.李白〈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〉詩:「我醉君復樂,陶然共忘機。」




1.重要的、祕密的。如:「軍事機密」、「機要祕書」。

2.巧詐、智巧。如:「機智」、「機巧」。


  

  部首:阜
部外笔画:14
 总笔画:17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1.升、登。《書經.顧命》:「王麻冕黼裳,由賓階隮。」《文選.張衡.西京賦》:「累層構而遂隮,望北辰而高興。」

2.墜下、墜落。《書經.微子》:「今爾無指,告予顛隮。」




1.虹。《詩經.鄘風.蝃蝀》:「朝隮于西,崇朝其雨。」

2.由山谷中湧升上來的雲氣。宋.蘇軾〈過廬山下〉詩:「群隮相應和,勇往爭驂驔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赍
  部首:齊
部外笔画:7
 总笔画:21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1.贈送。《文選.李斯.上書秦始皇》:「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。」《樂府詩集.卷七三.雜曲歌辭十三.古辭.焦仲卿妻》:「齎錢三百萬,皆用青絲穿。」

2.拿、持。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任誕》:「於是齎牛酒詣道真。」

3.挾抱、懷持。如:「齎志以歿」。南朝宋.鮑照〈代蒿里行〉:「齎我長恨意,歸為狐兔塵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跻
  部首:足
部外笔画:14
 总笔画:21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登上、升上。唐.高適〈送裴別將之安西〉詩:「絕域眇難躋,悠然信馬蹄。」宋.蘇軾〈水調歌頭.昵昵兒女語〉詞:「躋攀寸步千險,一落百尋輕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齑
  部首:齊
部外笔画:9
 总笔画:23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調味用的細碎辛辣食物或菜末。元.關漢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折:「這出家的要餐松啗柏,熬齏受淡。」



粉碎。如:「齏骨粉身」。


  

  部首:艸
部外笔画:19
 总笔画:23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1.用來調味的辛辣食物或菜末。同「齏」。《三國志.卷二九.魏書.方技傳.華佗傳》:「向來道邊有賣餅家蒜虀大酢,從取三升飲之,病自當去。」

2.細切的鹹菜、醬菜。《警世通言.卷二六.唐解元一笑姻緣》:「若向其間尋穩便,一壺濁酒一餐虀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鸡
  部首:隹
部外笔画:10
 总笔画:18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動物名。鳥綱雞形目。常見家禽,品種很多。嘴短,上嘴稍彎曲。頭部有紅色肉冠,雄雞較大。翅短,飛行能力不佳。如:「母雞」、「土雞」、「來亨雞」。


  

 简化字:羁
  部首:网
部外笔画:19
 总笔画:24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1.馬絡頭,套住馬口的嘴套。《文選.曹植.白馬篇》:「白馬飾金羈,連翩西北馳。」

2.古代小女孩的髮髻。《禮記.內則》:「翦髮為鬌,男角女羈。」

3.寄居在外的旅客。《左傳.昭公七年》:「單獻公棄親用羈。」晉.杜預.注:「羈,寄客也。」

4.姓。如漢代有羈栩。




1.繫綁、拘擊。《文選.賈誼.弔屈原文》:「使騏驥可得係而羈兮,豈云異夫犬羊。」

2.拘束、牽絆。如:「羈絆」、「羈束」、「放蕩不羈」。《史記.卷六三.老子韓非傳》:「我寧游戲汙瀆之中自快,無為有國者所羈,終身不仕,以快吾志焉。」《資治通鑑.卷二四二.唐紀五十八.穆宗長慶元年》:「進退皆言朅牽,意見悉遭蔽塞。」

3.停留。《聊齋志異.卷一〇.葛巾》:「妾處耳目多,不可久羈,蹈隙當復來。」


  

  部首:又
部外笔画:2
 总笔画:4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1.到、到達。如:「及至」、「及第」、「推己及人」。《左傳.隱公元年》:「不及黃泉,無相見也!」唐.李頎〈送陳章甫〉詩:「鄭國遊人來及家,洛陽行子空歎息。」

2.趕得上。如:「及時」、「及早」、「來得及」、「迅雷不及掩耳」。

3.比得上。《論語.公冶長》:「非爾所及也。」唐.李白〈贈汪倫〉詩:「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倫送我情。」

4.牽涉、發生關係。如:「波及」、「涉及」、「言不及義」。

5.古君位傳襲制度中兄弟相傳。如:「兄終弟及」。《禮記.禮運》:「大人世及以為禮。」




與、和。《書經.湯誓》:「時日曷喪?予及汝皆亡。」唐.李白〈蜀道難〉:「蠶叢及魚鳧,開國何茫然?」


  

  部首:人
部外笔画:4
 总笔画:6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人名用字。如孔子的孫子孔伋,字子思。


  

  部首:水
部外笔画:4
 总笔画:7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自井中取水。如:「汲水」、「汲引」。唐.柳宗元〈晨詣超師院讀禪經〉詩:「汲井漱寒齒,清心拂塵服。」元.盧摯〈蟾宮曲.奴耕婢織生涯〉曲:「有客來,汲清泉,自煮茶芽。」



姓。如漢代有汲黯。


  

  部首:女
部外笔画:10
 总笔画:13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1.妒忌。《史記.卷四九.外戚世家》:「士無賢不肖,入朝見嫉。」唐.駱賓王〈代徐敬業討武氏檄〉:「入門見嫉,蛾眉不肯讓人。」

2.憎恨。如:「嫉惡如仇」。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規箴》:「王夷甫雅尚玄遠,常嫉其婦貪濁,口未嘗言『錢』字。」唐.孟郊〈投贈張端公〉詩:「嫉邪霜氣直,問俗春辭柔。」


  

  部首:艸
部外笔画:10
 总笔画:14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參見「蒺藜」條。


  

  部首:疒
部外笔画:10
 总笔画:15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1.瘦弱。《左傳.襄公二十一年》:「楚子使醫視之,復曰瘠則甚也。」唐.韓愈〈爭臣論〉:「視政之得失,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。」

2.土地不肥沃。如:「貧瘠」。《國語.魯語下》:「昔聖王之處民也,擇瘠土而處之,勞其民而用之,故長王天下。」




減損。《左傳.襄公二十九年》:「可必瘠魯以肥杞。」



腐肉、腐屍。通「胔」。宋.文天祥〈正氣歌〉:「一朝蒙霧露,分作溝中瘠。」


  

  部首:足
部外笔画:10
 总笔画:17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雙腳緊挨,小步行走。《詩經.小雅.正月》:「謂地蓋厚,不敢不蹐。」漢.仲長統《昌言.理亂》:「當君子困賤之時,跼高天,蹐厚地,猶恐有鎮厭之禍也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鹡
  部首:鳥
部外笔画:10
 总笔画:21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參見「鶺鴒」條。


  

  部首:宀
部外笔画:8
 总笔画:11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1.靜。唐.常建〈題破山寺後禪院〉詩:「萬籟此都寂,但餘鐘磬音。」元.張可久〈一枝花.長天落綵霞套.梁州〉曲:「萬籟寂,四山靜。」

2.冷清、孤單。如:「孤寂」、「寂寥」、「寂寞」。




佛教稱僧尼死亡為「寂」。如:「圓寂」。《景德傳燈錄.卷四.嵩嶽慧安國師》:「偃身而寂。」


  

  部首:竹
部外笔画:14
 总笔画:20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1.書本。如:「古籍」、「經籍」、「史籍」、「書籍」、「典籍」。

2.登記以備查考用的名冊、檔案。如:「戶籍」、「軍籍」、「學籍」。《孟子.萬章下》:「諸侯惡其害己也,而皆去其籍。」《戰國策.齊策四》:「天子受籍,立為大伯。」

3.籍貫。如:「本籍」、「原籍」、「祖籍」。

4.個人對國家、團體、組織等的隸屬關係。如:「國籍」、「會籍」、「黨籍」。

5.姓。如漢代有籍福。


  

  部首:木
部外笔画:9
 总笔画:13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行船划水用的槳。如:「舟楫」。《晉書.卷六二.祖逖傳》:「中流擊楫而誓曰:『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,有如大江。』」宋.范仲淹〈岳陽樓記〉:「商旅不行,檣傾楫摧。」


  

  部首:戈
部外笔画:9
 总笔画:13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1.將兵器收聚而藏。《說文解字.戈部》:「戢,臧兵也。」《國語.周語上》:「夫兵戢而時動,動則威。」《後漢書.卷一.光武帝紀下》:「退功臣而進文吏,戢弓矢而散馬牛。」

2.收斂。《詩經.小雅.鴛鴦》:「鴛鴦在梁,戢其左翼。」唐.李白〈上安州李長史書〉:「戢秋霜之威,布冬日之愛。」

3.止息。如:「戢怒」。《南史.卷六九.虞荔傳》:「願將軍少戢雷霆,賒其晷刻。」




姓。如明代有戢如止。


  

  部首:水
部外笔画:13
 总笔画:16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濈濈:聚集的樣子。《詩經.小雅.無羊》:「爾羊來思,其角濈濈。」漢.毛亨.傳:「聚其角而息,濈濈然。」元.盧摯〈寄博士蕭徵君微斗〉詩:「濈濈桃李豔,鬱鬱松柏寒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辑
  部首:車
部外笔画:9
 总笔画:16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蒐錄後整理。如:「編輯」、「比輯舊聞,憤而成篇。」《漢書.卷三〇.藝文志》:「夫子既卒,門人相與輯而論篹,故謂之《論語》。」



量詞。計算叢書或期刊出版的單位。如:「《辭典學叢刊》總共有三輯。」


  

  部首:艸
部外笔画:13
 总笔画:17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植物名。三白草科蕺菜屬。「蕺菜」之簡稱,參見「蕺菜」條。


  

  部首:木
部外笔画:8
 总笔画:12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1.植物名。鼠李科棗屬,落葉喬木。幹高三公尺餘。變種形態與棗相似,唯枝具刺。果實較少,呈長圓形或近於圓形,暗紅色,味酸,核先端鈍,核仁可入藥。也稱為「酸棗」。

2.武器名。長柄,頂端有直刃,兩旁各具橫刀,可直刺或橫擊的兵器。通「戟」。《左傳.隱公十一年》:「潁考叔挾輈以走,子都拔棘以逐之。」晉.杜預.注:「棘,戟也。」

3.姓。如春秋時衛國有棘子成。




刺。參見「棘手」條。


  

  部首:隹
部外笔画:4
 总笔画:12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1.棲息。《詩經.唐風.鴇羽》:「肅肅鴇羽,集于苞栩。」南朝宋.鮑照〈贈傅都曹別詩〉:「輕鴻戲江潭,孤鴈集洲沚。」

2.把散開的事物聚合在一起。如:「集合」、「聚集」、「籌集」、「集資」、「收集」。《文選.賈誼.過秦論》:「天下雲集響應,嬴糧而景從。」




1.市場、人口聚集舉行交易的地方。如:「市集」、「趕集」、「年集」。

2.地名用字。如:「張家集」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「話說山東兗州府汶上縣有個鄉村,叫做薛家集。」

3.輯錄詩文等的書籍。如:「詩集」、「文集」。《文選.曹丕.與吳質書》:「頃撰其遺文,都為一集。」

4.量詞。計算叢書或影劇集系列的單位。如:「這齣戲今天播出第三集。」

5.中國傳統圖書四部分類的第四部,包括詩文等的作品稱為「集」。


  

  部首:殳
部外笔画:10
 总笔画:14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1.互相擊中。《周禮.冬官考工記.廬人》:「毄兵同強。」

2.拂拭。《周禮.冬官考工記.弓人》:「和弓毄摩。」漢.鄭玄.注:「和,猶調也。毄,拂也。將用弓必先調之、拂之、摩之。」


  

  部首:土
部外笔画:13
 总笔画:16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參見「炭墼」、「土墼」等條。


  

 简化字:击
  部首:手
部外笔画:13
 总笔画:17
  注音: ㄐㄧˊ
  拼音: jí




1.敲打。如:「擊鐘」、「擊打」、「擊球」、「擊掌為誓」。《文選.顏延之.陽給事誄》:「金柝夜擊,和門晝扃。」

2.攻打。如:「攻擊」、「襲擊」、「狙擊」、「游擊」、「追擊」。《左傳.僖公三十年》:「子犯請擊之。」《漢書.卷一.高帝紀上》:「三月,攻下邑,拔之。還擊豐,不下。」

3.碰、接觸。如:「撞擊」、「目擊」、「觸擊短打」。


  

  部首:示
部外笔画:12
 总笔画:17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祭祀鬼神,祈求福澤。《列子.說符》:「楚人鬼而越人禨。」唐.柳宗元〈永州龍興寺息壤記〉:「永州居楚越間,其人鬼且禨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矶
  部首:石
部外笔画:12
 总笔画:17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地。如:「采石磯」、「燕子磯」。唐.張旭〈桃花谿〉詩:「隱隱飛橋隔野煙,石磯西畔問漁船。」



以石激水,引申為激動。《孟子.告子下》:「親之過小而怨,是不可磯也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讥
  部首:言
部外笔画:12
 总笔画:19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1.諷刺、責備。如:「譏笑」、「譏諷」。《文選.班固.典引》:「微文刺譏,貶損當世。」唐.韓愈〈學諸進士作精衛銜石填海〉詩:「人皆譏造次,我獨賞專精。」

2.盤問。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「關市譏而不征,澤梁無禁,罪人不孥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饥
  部首:食
部外笔画:12
 总笔画:20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五穀歉收的荒年。《說文解字.食部》:「饑,穀不熟為饑。」如:「饑荒」、「饑饉」。清.蔣士銓〈鳴機夜課圖記〉:「先外祖家素不潤,歷年饑大凶,益窘乏。」



餓。通「飢」。《商君書.戰法》:「民倦且饑渴。」


  

  部首:革
部外笔画:12
 总笔画:21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馬口中的韁繩。《玉篇.革部》:「鞿,韁在口。」唐.韓愈〈山石〉詩:「人生如此自可樂,豈必局束為人鞿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绩
  部首:力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3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功業。通「績」。《集韻.入聲.錫韻》:「勣,功名。通作績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积
  部首:禾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6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1.蓄存、儲藏。如:「囤積」、「積貨逐利」。

2.累聚。如:「聚積」、「淤積」、「日積月累」。《易經.繫辭下》:「善不積,不足以成名。」《荀子.勸學》:「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。」

3.阻滯、滯礙。《莊子.天道》:「天道運而無所積,故萬物成。」




長久累存的。如:「積怨」、「積習」。南朝梁.王僧孺〈春怨詩〉:「積愁落芳鬢,長啼壞美目。」



數與數相乘的得數。如三乘五等於十五;十五為「積」。也稱為「積數」。


  

  部首:衣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7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參見「襞襀」條。


  

 简化字:绩
  部首:糸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7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將麻或其他纖維搓成細線,引申為紡織的意思。如:「紡績」、「績麻」。《詩經.陳風.東門之枌》:「不績其麻,市也婆娑。」唐.韓愈〈圩者王承福傳〉:「若布與帛,必蠶績而後成者也。」



功業、成效。如:「功績」、「成績」、「戰績」。《列子.楊朱》:「鯀治水土,績用不就,殛諸羽山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迹
  部首:足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8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前人留下來的事物,多指建築、文物而言。同「跡」。如:「事蹟」、「遺蹟」、「名勝古蹟」。


  

 简化字:迹
  部首:足
部外笔画:6
 总笔画:13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1.步行時所遺留的印痕。如:「足跡」、「蹤跡」、「匿跡」、「絕跡」。唐.韋應物〈寄全椒山中道士〉詩:「落葉滿空山,何處尋行跡。」

2.事物的遺痕。如:「痕跡」、「筆跡」、「墨跡」、「跡象」。《呂氏春秋.慎行論.疑似》:「疑似之跡,不可不察。」

3.前人留下來的事物、功業。晉.陶淵明〈贈羊長史詩〉:「賢聖留餘跡,事事在中都。」




1.考察、探究。《楚辭.屈原.九章.惜誦》:「言與行其可跡兮,情與貌其不變。」《漢書.卷四八.賈誼傳》:「臣竊跡前事,大抵彊者先反。」

2.遵循、仿效。《文選.張衡.西京賦》:「都邑游俠,張趙之倫,齊志無忌,擬跡田文。」


  

  部首:水
部外笔画:13
 总笔画:16
  注音: ㄐㄧ
  拼音: jī




1.水勢受阻而噴濺。如:「激起浪花」、「波濤相激」。

2.使有所感發或變化。如:「刺激」、「激勵」、「勸將不如激將」、「激怒」。《史記.卷七九.范雎蔡澤傳》:「然二子不困戹,惡能激乎?」

3.身體突然受到雨或冷水的刺激。《紅樓夢》第三〇回:「他這身子如何禁得驟雨一激?」




言行率直、急切。如:「激切」、「偏激」。



強烈、急劇的。如:「激增」、「激漲」、「激戰」。唐.李朝威〈柳毅傳〉:「千雷萬霆,激繞其身,霰雪雨雹,一時皆下。」



姓。如漢代有激章。


完整 | 简易   资料数 : 29193 页数: 3/730
第一页 | 上一页 | 下一页 | 最后页

欢迎光临!
检索方法
1、支持简繁字词检索。

2、一般字词检索,如输入:
   
   字典
   科技大学……等

3、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,如输入:
   勤劳,懒惰
   努力,挺进,团结
   整齐,纷乱,健康,虚弱……等

4、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,即可查看释义。